□袁明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再度发布《微短剧要“爽”而有度》的管理提示,推动微短剧提质升级。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去年11月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影视娱乐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异军突起的短剧,无疑成为这场变革中最耀眼的明星。
精准定位,直击痛点,短剧炙手可热。短剧的成功,要归功于精准的市场定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愈发碎片化,短剧恰好契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制作方深谙观众心理,无论是中老年观众对于生活无奈的共鸣,还是年轻群体对于职场压力、情感困惑的释放需求,都被巧妙设计进剧情,让观众能够快速获得心灵慰藉。例如,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缺乏兴趣爱好,子女关心较少,难免孤独寂寞,而近期爆火的中老年霸总微短剧虽浮夸、离奇,但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为其提供情绪价值。未来应在“需求侧”不断深入思考,精准抓住不同人群的痛点和爽点,增强用户粘性,赢得影视市场。
内容为王,深耕创作,短剧以质取胜。除了精准的市场定位,在内容创作方面,短剧不再拘泥于传统电视剧的叙事风格,大胆尝试各类题材和风格,悬疑推理、都市情感、古装穿越、科幻未来……应有尽有。然而,短剧行业在发展中出现了模板化、低俗化的问题,例如,霸总短剧的剧情高度相似,女主都是保洁、保姆,故事桥段都是邂逅、闪婚;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称其在1月平台累计拦截下架违规微短剧585部。未来,制作方应树立以“新”求“质”的创作思路,鼓励高质量内容生产,可以尝试非线性叙事的创新方式,通过跳跃式的叙事结构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编排,赢得观众青睐。平台方也应持续打击含有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短剧,净化行业生态。
全面监管,惩治乱象,短剧健康发展。短剧发展快速,除了部分剧情内容低俗之外,诱导付费、恶意引流、退费难等短剧自身之外的乱象也十分普遍。例如,有消费者因不熟悉手机操作,且受到广告宣传的诱导,未注意自动付款选项,导致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扣费;另有消费者在某平台充值后发现更新较慢,想要退款,但联系不到客服。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短剧行业急需进入“强监管”时代,政策法规层面应完善立法、强化司法,严格规范审核标准、收费标准、退款机制和惩罚机制。同时,加强对平台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确保平台履行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还应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完善网络治理机制,让行业摆脱野蛮生长阶段,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新时代新行业,新业态新发展,既要有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创新表达方式,打击低俗违规,也要有全方位的监管治理,规范标准机制,惩治行业乱象。短剧必将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助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