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供电公司启动“助企降费”惠企专项服务
“电费优选师”上线,一个月省了近2万元
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余啸
“你们的建议帮了大忙,现在一个月电费比之前省了近2万元!”2月28日,江苏沃得高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电气负责人王卫东开心地向国网镇江丹徒供电服务中心营业厅班长臧林怡表达着谢意。
人勤春来早,当下,春耕春灌企业进入复工复产高峰期。江苏沃得高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从事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的企业,产品涉及农用拖拉机、插秧机、产棉机等。“春耕以来,我们企业的各类产品订单量涨幅超4成,生产不停转。”看着生产线上的春意融融,王卫东喜上眉梢。
而随着镇江供电公司“助企降费”惠企专项服务的启动,王卫东的“获得感”就更强了。
供电部门对丹徒区执行“两部制”电价的企业进行走访,根据营销系统大数据逐一分析,对35家企业提出调整基本电费方式的合理化建议,主动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臧林怡解释,“两部制”电价用户电费由电量电费叠加基本电费组成,其中基本电费可选择按变压器容量、实际最大需量、合同最大需量等三种方式之一计收。“到底选容量划算还是选需量划算,很多企业并不清楚怎样才能算好这笔经济账。针对政府和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关切,我们利用‘大数据+服务’管理系统,探索实施‘电费优选师’的创新性服务,助力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这支由电费专业和客户服务专业人员成立的“电费优选师”团队,建立起了“基本电费经济性比选”模型。
以1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为例,依据变压器容量单价和需量单价,再结合用户实际用电量,可以算出按容量计收和按需量计收这两种情况下的数值,比较大小就可得出更划算的基本电费计收方案。
“根据这些判断条件,应用数智化工具RPA机器人,针对收取基本电费的用户,测算出在当前基本电费计算方式下,按其他方式结算出的基本电费。”臧林怡说,同时考虑到基本电费计算方式变更周期为3个月,结合用户用电负荷和负荷率的历史数据和趋势,给出基本电费计费变更的建议、边界经济数据值,以便用户选择最合理、最省钱的计费方式。
经过“电费优选师”一番精打细算,江苏沃得高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得到了“最优解法”:企业变压器容量4880千伏安,1月份用电量为1214325千瓦时,原本按变压器容量计收基本电费,1月份调整为按实际需量计收后,当月基本电费减少了约1.88万元。
数字赋能智享高效服务。截至目前,“电费优选师”通过电力大数据生成的“一户一策”省钱方案共21份,由客户经理将省钱方案逐户送到企业电气负责人手中,同时主动提供电费方案解读、电价政策宣传、能效改善建议等“一揽子”惠企服务,指导协助用户通过“网上国网”APP选择合理的基本电费计收方式,帮助丹徒区近十家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达1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