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拂晓报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浏览商品信息、比较价格、下单购买。网络消费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其所带来的挑战。为此,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网络经济的有序发展,同时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
完善网络经济监管机制。网络经济形态具备跨地域性、高效率、低成本等显著特征,使得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商品,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是在网络经营活动中,虚假宣传、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在网络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监管空白和争议。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以应对网络经济特有的风险与挑战。
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不良营销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利于网络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应当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内服务提供者身份及经营许可资质的审核,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畅通和规范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流程,依法及时受理和处理投诉、举报,加强对投诉、举报信息的分析应用,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
整合资源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而社交媒体与电商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商家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加强品牌建设和信誉管理,提高消费者信任度,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政府则可以通过政策激励、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创新型企业和创业活动,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 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