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多项先进技术亮相中国核工业展
来源:     阅读:853
网站管理员
发布于 2024-04-12 15:40
查看主页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行业 视点

多项先进技术亮相中国核工业展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近日在北京开幕,共有1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出了当前核电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应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核工业展览之一,中国国际核工业展已经成为我国核工业产品技术、重大装备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平台。

作为我国核电领域最著名的 “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大比例模型矗立在展厅的中央。这台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近100亿度。笔者发现,在华龙一号模型边上多了一个蓝色机柜,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它极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截至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数达27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不仅是华龙一号,本届核工展上还展示了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数字核电站等最新核电技术,我国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高效推进,核电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能力大幅提升。

在本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中核集团宣布,首次向全球开放10个核工业科研设施及试验平台,包括新一代 “人造太阳”的中国环流三号试验设施、国际上能量最高的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世界六大中子源之一”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位于地下560米的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及试验平台。 (曾 杰)

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发展论坛举行

3月26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下称中国船协)主办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发展论坛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展览会期间举行。来自央企集团、船级社等各个领域的200多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的发展及未来前景展开探讨。论坛由中国船协副秘书长谭乃芬主持。

论坛上,与会嘉宾分别就各自在海上风电产业的研究方向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主题演讲。其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产业研究部主任于贵勇从政策、成本、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剖析了产业链体系发展最新情况,同时还对未来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美国船级社 (ABS)上海审图中心主任工程师邓小明结合ABS参与的海上绿色风电项目,解读其关于海上风电规范及研发的有关内容;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项目设计经理石磊通过分享历史项目情况,介绍了海上风电安装船舶最新技术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海上风电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对未来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合肥倍豪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科研计划部部长祁云鹏详细介绍了风电船舶推进器、动力集成的有关情况,同时对运维无人船方案进行了讲解;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马金春围绕该公司在风电船舶动力领域的产品型谱,对有关产品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介绍,并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船舶发动机的典型案例;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华北大区经理沈林重点介绍了该公司多用途海缆铺设机器人的主要参数及亮点,并概述了多用途海缆铺设机器人在海上风电产业的应用前景等等。 (向 晖)

大连“抵港直装”助力重型装备通关效率提升

近日,在大连港湾海关指导下,由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3台卸船机,经过两天的陆地重型运输、装船配置及滚装吊卸,稳稳地滚装至预先规划的驳船位置。在 “抵港直装+货到放行”模式下,驳船直接驶离码头,顺利发运至印尼苏拉威西岛。

“抵港直装”作为大连港湾海关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自推行以来不仅大幅提升了企业通关效率,还为企业节约了物流成本和港口装卸成本。此次发运的3台卸船机是为青山集团印尼港区 “一带一路”工程基建研发制造,属于重型装备。在海关指导下,卸船机运抵港区直接装船,避免了船舶滞期产生的高昂费用,为企业组织发运争取了充裕时间,出口通关更加便利。

(高 超)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发表,不代表网站立场,仅供参考,不构成引导等用途。 新闻
科创领“飞”天地宽
雷神屏幕挂灯l1pro上架京东:支持双光源设计
合肥加“数”前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449家福州企业参加第135届广交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吉林一线观察”之新动能•新产业④|一束碳纤维“链”出的新机遇

首页

分类

定制方案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