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提升500多倍!合肥科学岛团队取得新突破
来源:     阅读:1120
网站管理员
发布于 2024-04-13 16:20
查看主页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罗阳奇

4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获悉,该院智能所研究团队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新突破——在前期深海质谱研究基础上,将水体溶解甲烷检测灵敏度提升500多倍,达到海洋及湖泊本底溶解甲烷检测水平,实现了从溶解甲烷异常事件监测到背景甲烷长期监测的跨越。相关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甲烷是新型清洁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每年从海洋、湖泊等水生态系统中排放的甲烷占全球总量的约53%,因此,海洋甲烷监测对于海洋环境感知、甲烷异常区域发现、海洋能源勘探等均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海洋中的甲烷浓度低、变化大等特点,当前对海洋溶解甲烷的检测数据仍然很少,对海洋甲烷通量的估计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合肥科学岛陈池来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深海质谱、MEMS技术及MEMS质谱等智能微系统技术研究。2023年,团队研制出深海质谱仪(名为智微号深海水下质谱,ims-UMS),并在南海某海域成功完成多次海试,获得了海洋廓线重要溶解气信息。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该研究团队针对样本水气高、检测仪器空间有限等问题,研制出小体积、低功耗的在线除水系统,同时优化进样气路设计,成功将其集成安装于智微号深海质谱仪中。

这一改进在维持目标检测气体高渗透通量的同时,将质谱仪的真空度提升超过2个数量级,对甲烷的检测限提升了超过500倍,达到深海及湖泊等水域甲烷本底信号检测的水平,有望实现海洋溶解甲烷的无差别监测。

据了解,该研究团队后续将基于该技术开展大空间、宽时间范围内本底甲烷的原位检测研究,以及H2、He等有指向性的极低浓度气体原位检测研究。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实现甲烷通量计算、全球气候研究、羽流寻迹、冷泉发现等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发表,不代表网站立场,仅供参考,不构成引导等用途。 新闻
盛色推出新款27寸显示器:4K/1080P双模首发仅1899元
潍坊奎文:掘金直播经济
事关反垄断,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发布
长安深蓝平台打造 马自达纯电车EZ-60官图发布:颜值直逼法拉利
5.5G、AI表情包……数字盛会亮点频现 多个“首次”引发关注

首页

分类

定制方案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