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构建创新生态链 激发人才创造力
我市聚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本报讯(记者 郭霞 通讯员 刘平)2023年,我市围绕建设科技强市,强化科技人才引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全市创新环境在省科技厅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得分为84.53分,居全省设区市第2位。今年,我市科技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差距争一流,发挥优势当冠军,以“一流的学习效能”“一流的落实举措”和“一流的责任体系”,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
加快布局建设创新平台。按照“筛选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我市加快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原轼新材料、壹雪制冷等企业建设省级创新平台。同时,加强对各类创新平台的评价指导和精准服务,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鼓励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各类人才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省科技计划,献力“六大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实施耐盐瘠杂交谷子旱碱麦等特色作物品种选育与应用重点项目,设立张家口新能源绿色产业基金,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人才支撑”的创新生态链。发挥长城葡萄酒、秦淮数据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吸引集聚一批高科技人才。探索实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有效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力。
全力促进协同创新成果落地。积极推动我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国科学院等京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深化科技合作,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举办好中国科学院先进成果进张垣、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加快建设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交易中心张家口分中心,实现“京津研发、张家口转化”再提速。落实好技术合同交易奖励政策,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形成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持续提升创新主体服务水平。建立市县领导包联培育创新主体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省市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作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科技服务。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常态化决策咨询制度,举办好“科技恳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积极为企业和人才解难题、办实事。大力推广“科技政策一点通”小程序,对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奖励等后补助资金实行“免申即享”,让各类人才知政策、能享受。持续完善张家口市研发协作平台功能,将其打造成集研发设备共享、人才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