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 通讯员 袁立奎)“哪里农机需求量大,哪里农机容易扎堆,在这个平台上一目了然。”5月29日,在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河南农机云”平台屏幕上各县区的农机作业信息一目了然。
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高标准设计建设“河南农机云”平台,打通农机手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该平台监测各类农业机械2542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749台,入驻机手1953人,注册用户近万人,发布“三夏”调度指令5条、服务信息10500条,指挥调度农机2000余台(套),为全面打赢“三夏”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信息保障。
据介绍,2022年5月建成的“河南农机云”平台集农机管理、精准调度、信息发布、作业监测及数据统计等功能于一体,可多渠道多维度提高政府“三夏”生产实时研判能力、极端天气下农机应急调度能力和农机部门管理服务水平。同时,“河南农机云”APP计亩功能、网约农机、加油站和维修站点查询等极大方便了农机手和农户。
如今,全市农机信息化管理已形成“一平台一中心多功能应用”(“河南农机云”平台、农机调度中心、多功能应用)的基本格局。今年,我市与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联合开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于“三夏”前发布上线,形成了依托“河南农机云”平台精准调动“线上”机具、依托区域农机服务(联盟)中心有效整合“线下”农机资源、双向发力服务农业生产的新局面。目前,全市26家单位安装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辐射带动机手520余人、机具600余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