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伙有没有发现。
随着咱们国内手机市场越来越卷,就像那些个吃流量饭长大的网红一样,你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有活。
为了在接下来的迭代新机大混战中脱颖而出,各大手机厂的产品经理,可以说是抠破了脑袋。
整出了像是卫星通讯啊。
各种AI功能啊。
花里胡哨的镜头、背板设计啊。
…
等等等等新卖点出来。
你说这些东西有用吧,那肯定还是有用的。
…但不多。
机哥感觉,反倒是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实打实猛涨了一波的电池容量,对咱们日常体验影响最大。
记得今年年初,机哥跟大伙儿还唠过,前些年电池容量越来越大,但基本都是拿体积换的。
真要给影像模组之类,其他配置让路的时候。
电池容量,一下子就萎了。
结果没想到啊没想到。
到了年中直接啪啪打脸。
你看今年这些新机。
即便是被徕卡四摄、两亿像素长焦,占据大部分内部空间的影像超大杯。
也能在机身三维、体重不进一步膨胀的情况下。
达到5300mAh、5500mAh容量。
更别说不卷拍照的中端机。
更是普遍吃上了5500mAh,5800mAh…甚至是6100mAh的超大电池。
搭载6100mAh电池的一加Ace3Pro
好嘛,去年妥妥用一天,是夸你电池大续航好。
到今年都妥妥用两天了是吧。
那么问题来了,手机电池沉寂了那么多年,每年容量都只涨一点点。
怎么做着做着,今年直接就超级加倍了呢?
电池怎么突然变猛了
这一切的一切,还是得归功于今年安卓普遍用上的新技术——
「硅碳负极电池」
这里还是先提一嘴,到底啥是「硅碳负极电池」。
众所周知。
传统手机电池基本都是「石墨」负极材料,也就是碳。
负责容纳锂离子,也就是储存电量。
但「石墨」容纳锂离子的能力比较菜。
所以现在电池厂商往负极材料里,多加了点容纳锂离子能力更强的「硅」材料。
也就成了「硅碳负极电池」。
那么这硅到底有多强?
理论上,硅材料的克容量,比石墨高了10倍……
也就是说。
以前5000mAh的电池,全换成硅材料的话,容量会直接变成……
50000mAh。
充一次,用一周,你说这谁看了能不迷糊。
不过嘛,目前最大的硅碳负极电池也就6100mAh。
不做成50000mAh,是它们不想吗?
显然不是的。
上帝给你开了扇窗,指定会给你关上一道门。
问题出在,充电过程中,硅材料的膨胀系数贼高,甚至能达到300%多。
如果体积不变,一下子全给换成硅材料的话。
充个电,电池负极就会被原地撑炸。
就…你也不想自己的爱机变成一次性的吧。
So,硅材料虽好,可不能贪多。
目前手机厂商,也只是在石墨的基础上,加了那么一点点硅进去。
负极含硅量,基本都在 5%~6% 左右。
即使是最先一批吃上硅碳负极电池的荣耀,刚刚发布的,搭载第三代青海湖电池的MagicV3。
电池硅含量也才堪堪突破个位数。
当然啊,也别小看了这点硅含量。
就算是只有6%的硅,也能让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超过20%。
落实到手机上。
能让原本只有5000mAh左右容量的电池,增大到6000mAh左右,而体积,反倒是还能缩小一丢丢。
注意喽,这还是只有6%硅含量的情况下。
就跟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一样,如果电池负极的硅含量,以后能提高到20%,30%,甚至50%……
10000毫安的手机电池,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最让机哥感到惊喜的,是即使用上了超大容量的「硅碳负极电池」,充电速度现在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像是去年荣耀Magic5那会儿,电池容量是大了。
但有线快充只有66W,直接梦回五年前。
而现在,一加Ace3Pro做到了6100mAh电池的同时,支持 100W 快充。
真我GT6,虽说5800mAh电池小一点,但直接拉满到 120W 快充。
「容量」和「快充」,曾经我莫得选择。
现在,我全都要。
除了能量密度以外,硅碳负极电池还有个独特的天赋。
「耐低温」。
像是前段时间,去哈尔滨旅游的南方小土豆们。
冰雪大世界还没到呢。
手机先被-30℃的气温给冻到续航骨折,或者直接关机了。
而现在,你看这些手机厂商,因为用上了低温放电性能更好的硅碳负极电池。
动不动就要把手机放在零下几十℃的环境。
看看耐用性,比比续航。
这一点,相信北方的机友们感触比较深。
所以说啊。
「硅碳负极电池」还真不是什么噱头,确实能实打实提升咱们用机体验的配置。
到这会儿,手机厂商基本都有了自家的硅碳负极电池。
像是小米「金沙江电池」,荣耀「青海湖电池」,vivo「蓝海电池」,一加「冰川电池」,真我「聚能电池」,moto「星海电池」…
电池容量也一个比一个大。
根据数码闲聊站爆料。
下一代硅碳负极电池,甚至还会直接干到 6500mAh,甚至 7000mAh 去……
啧啧,这种级别的容量。
别说游戏手机了,小一点的三防机看到都得汗流浃背。
可以想象的是。
以后直板机用户,出门不用再随身揣个充电宝回血。
小屏手机,续航不再是短板。
折叠屏机型,在保证续航的同时,也会越来越轻薄。
…
国产电池这技术,真是越来越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