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泛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科技风投资本为了“讲好故事”而炒作概念。必须看到,科技风投资本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孵化者,许多创新型企业的成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很强的投机性(有时甚至是欺骗性),最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丰厚回报。科技风投资本青睐的科创项目一般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一旦成功将能够实现爆发式增长;二是便于展开令人神往的叙事,能够让公众浮想联翩甚至热血沸腾,这样未来就会有人愿意高价接盘。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新兴技术从萌芽到成熟,都会经历一个炒作周期。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多种应用(不是全部应用)从2D向3D升级,确实具有诱人的前景,于是正苦于缺少投资机会的科技风投资本纷纷入局。而它们往往会动用包括媒体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操弄新潮概念,放大所投资的创新项目的价值,而元宇宙显然比3D网络游戏、VR社交平台等概念更容易被用于展开宏大而震撼的叙事。于是,在若隐若现的资本之手推动下,媒体对元宇宙的炒作蜂起,使与元宇宙相关的信息愈加杂乱,对于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愈加众说纷纭。
[caption id="attachment_5167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94"]

元宇宙介绍[/caption]
看清了元宇宙概念泛化的原因,就不难正确认识元宇宙的本质与特征。
元宇宙的本质是一个3D信息系统,是通过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式创新,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众多应用场景从2D向3D的升级,从而创造新的、更具前景的业态。元宇宙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复杂的人工信息系统,在国家治理、经济金融、工业制造、媒体传播、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旅游会展、人际社交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论将来的元宇宙有多么庞大的体系、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结构、多样的功能,能够带给用户怎样逼真的沉浸式体验,它终归只是一个信息世界。它必须依靠现实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能够存在和运行,并且只有能够服务于现实世界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它只能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行世界。建立和发展各种元宇宙项目的意义在于使其服务于现实世界,因而应当把以虚促实、以虚强实作为主线。
要在当前混杂着概念炒作的信息环境中正确认识具体的创新项目,无须在意这些项目被冠以什么样的元宇宙头衔,而应首先考察其运用和发展了哪些技术,具体应用于哪些场景。例如,游戏元宇宙其实就是3D网络游戏,社交元宇宙其实就是VR社交平台,工业元宇宙其实就是更普遍运用3D技术的工业互联网。然后,根据这些元宇宙项目对具体应用场景带来的效用提升,判断其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进而就能够准确地评估它们的价值。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可分为面向消费者、面向企业、面向公共服务三大类。例如,游戏元宇宙、社交元宇宙是面向消费者,工业元宇宙是面向产业,数字孪生城市则主要是面向公共服务。面向产业与面向公共服务的元宇宙项目一般都具有数实融合的特点,其中很多项目能够成为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的新动能,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当前发展阶段中所面对的一些重大的问题。相较而言,面向消费者的元宇宙就需要谨慎对待,需要在充分考虑市场真实需求,综合衡量成本和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后做出判断。
在世纪之交,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6G、XR、数字孪生等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这些技术首先在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落地,带来了一系列颠覆式的创新。此后,融合运用多种新兴信息通信技术,以集成式创新来实现某些应用场景的升级成为一种新趋势。原本来自科幻小说的元宇宙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被用于描述科技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最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将XR、数字孪生这类3D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集成式创新来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众多应用场景从2D向3D的升级。元宇宙的本质是一个3D信息系统,将对众多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借助它能够创造新的、更具前景的业态。从发展阶段来看,以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为目标的元宇宙还“混沌未开”,其真正成形、成熟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需要认清底层技术与应用场景两个赛道,正确辨识
元宇宙的关键赛道。XR、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是元宇宙的核心支撑技术,能否在关键性技术赛道上领先,将决定谁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甚至决定谁掌握下一代互联网的主导权。此外,在积极推进元宇宙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防范技术异化的重要性。要作出前瞻性研判,对元宇宙时代的网络综合治理未雨绸缪,提前展开公共治理政策研究,不能消极地“等子弹再飞一会”,以避免将来陷入仓促应对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