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城市治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建设智慧城市则是推动城市治理水平向前迈进的重要途径。西充借助“数字西充·城市超脑”项目,探索出一条城市数字治理新路径。
日前,笔者来到“数字西充·城市超脑”指挥中心,只见大厅设有32个操作席位,19个观摩指挥席位。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显示着全县391个感知元件的分布、运行、热点事件区域分析及“一网统管”下的城市运行情况。
这时,一则“机动车违停”的弹窗消息出现,工作人员随即点击查看,页面详细显示着车辆违停图片、发现时间、事件编号、发现地点等信息,工作人员立即将该事件指派至相关部门协同处置。
“我们利用城市原有视频监控资源,结合项目自建的少量监控探头,赋予它们‘AR+AI’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实现城市违法事件的自动抓拍、智能识别、自动分派、协同处置、智能核查的全流程线上闭环处置。”“数字西充·城市超脑”项目总监何凯介绍,传感摄像头一旦感知到有车辆违停,就会自动抓拍,并及时通过智能外呼及发短信的方式通知车主限时驶离违停区域,并根据车主定位为其提供最近停车场信息引导正确停放;若超时未驶离违停区域,指挥大厅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按需分派给区域网格员前往处置,处置完成后,系统将自动进行二次比对核验,若车辆返回违停区域,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调度相应执法部门前往现场执法处置。
目前,该县已设立占道经营、暴露垃圾、机动车违停等5类城市治理场景,初步实现了从人工排查到智能感知,从分项治理到协同共治。同时出台《西充县公共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围绕城市核心突出场景、重大影响领域的事件和数据指标进行梳理与汇聚,按照“1234工作法”开展数据共享应用和安全管理,将需要数据打通、联动处置事项集中梳理,实现了城市治理能力从政务大数据到城市大数据的转变、城市管理水平从人工巡查到智能感知、社会治理机制从分散治理到协同共治的三大跨越。
住宅小区是城市治理的末梢,该县将部分满足条件的试点小区摄像头纳入“数字西充·城市超脑”平台进行智慧赋能,实现摄像头智能感知上报。如小区内出现违规搭建、占用消防通道、违规停车、违规经营、垃圾乱扔乱放及治安防火等问题,都会通过“超脑”平台进行智能感知、分析,并自动生成事件工单分派给相关职能部门和网格员进行线下处理处置。
“如今,‘数字西充·城市超脑’的本领还在不断增强,应用场景也将持续拓展。未来,还将在应急抢险、宏观决策等更多领域,充分发挥城市数字平台的统筹价值,打出更多惠民安民组合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该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城市文明离不开全民共建,下一步,西充县还将新增市民随手拍等功能,支持市民实时上报。当市民遇到各类不文明现象或危险情况时,可使用“数字西充”小程序的随手拍功能进行定位并拍照上传,平台会根据不同事件类型分派给相应部门,事件的处置全过程可跟踪,所有事件的处理效率与市民满意度也能够一目了然呈现出来,倒逼相关部门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供稿:西充县委报道组 廖桂华)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