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儒教典籍雕板被申遗成功后:韩国欲将制酱文化被建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阅读:865
网站管理员
发布于 2024-11-06 10:40
查看主页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11月5日消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下属评估机构审查,“韩国制酱文化”被建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估机构根据具体审核结果向委员会提出“建议入选”、“补充信息”、“退回重报”、“无法入选”四类建议。一般而言,评估机构向委员会建议入选的项目基本都被列入非遗名录。对制酱文化的最终审查结果将于12月2日至7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行的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出炉。

据韩媒报道,韩国民众制酱过程包括种植大豆、做豆酱饼、腌豆酱饼、分酱、熟成和发酵等,与中日两国的制酱法有所不同。评估机构方面评价称,制酱文化为韩国饮食文化的核心之一,每个家庭的酱味和制酱法各不相同,蕴含着各家各户自身的历史和传统。

制酱文化有望成为韩国第23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韩国共拥有2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盘索里、江陵端午祭、强羌水越来、男寺党戏、阿里郎、腌制越冬泡菜文化、济州海女文化、传统摔跤、假面舞等。

更早之前,韩国还申报了《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其重点不在雕版印刷这一技术,而在于儒教内容和思想通过这一技艺得以有效传播和传承。

一般认为,儒教在汉朝传入朝鲜半岛。在朝鲜三国时期,儒教思想和中国典章制度在朝鲜半岛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统一新罗时代和高丽时期,儒教在朝鲜半岛得到系统性发展,特别是高丽朝后期,随着程朱理学的深入,儒教在朝鲜半岛呈现大发展的态势。

在随后的李氏朝鲜期间,儒教在朝鲜半岛传播迅猛,儒学大家辈出,学派林立,理论创新,思想深邃,为如今韩国的儒教传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雪花

文章内容举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发表,不代表网站立场,仅供参考,不构成引导等用途。 新闻
山东一村民家中惊现1米超大蜂窝:“火攻”彻底铲除
工行北京望京支行充分发挥网点厅堂作用 提升服务效能
《2024年中国银行业品牌资产调研》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 发展稳健 成效彰显
【2023年9月20日成都】2023人工智能CEO大会暨人工智能大模型西部峰会
推进网络向新、技术向新、服务向新(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首页

分类

定制方案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