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重叠率、旁向重叠率设置完成,点云数据传输正常,可以开始作业。”11月19日,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线路班对110千伏宾彰东西线进行了无人机“激光点云”精准点检工作。
这是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探索的“人巡+机巡”巡检新模式。从2020年首次采用无人机拍摄线路缺陷图片,到现在利用无人机“激光点云”技术对输电线路建模,该公司不断升级无人机在巡检方面的应用,借助科技提升输电运检工作质效。
近期,该公司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激光点云”技术建立线路三维点云数据模型,实现输电线路多维度全局管控,预计12月底前完成36条35千伏线路、26条110千伏线路、10条220千伏线路的巡视巡检,总计1085公里。
据悉,“激光点云”技术是通过搭载激光雷达电源设备的无人机,根据线路走向,自动识别线路通道内的树障隐患,对其进行扫描采集,将扫描得到的空间点数据经空间三维解算形成三维点云数据,使巡检线路变成可任意测量分析的精准立体模型,借此模型能及时精准定位缺陷位置。
“以前的人工巡检和可见光巡检不够精准,这款无人机扫描精度仅有厘米级的误差,能够覆盖更大范围的线路,实现快速、高效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且高空视角能观测到更多肉眼难以发现的缺陷。”该公司输电线路班吴小波介绍道。
“‘激光点云’扫描任务完成,开始返航,注意安全。”搭载激光雷达镜头的无人机缓缓降落,数据采集完成后,作业人员将原始点云数据导入电脑相关软件。不一会儿,输电线路通道走廊内所有物体的空间位置和轮廓就清晰地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点击测量工具,导地线与地面、植被等目标物之间的距离也一一显现,建模完成。
下一步,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将结合秋安秋检工作,继续对剩余隐患动态开展“激光点云”精准点检,持续优化应用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为常态化开展通道隐患精准点检提供有力支撑,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上游新闻记者 陈英 通讯员 王紫晗 陈紫荆
编辑:郭承斌责编:文翰 审核: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