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通讯员 段亚洲 李亚军
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位于济宁高新区的山东鹰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新场景与新业态,竞逐新赛道。
与高校共建项目
育专业技能人才
每到周末,山东鹰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少年培训基地总是热闹非凡。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一群小学员们由浅入深地学习无人机基础理论、基础动作练习、模拟飞行等课程。
“我从小就对无人机充满兴趣。从最初学习四轴飞行器,到后来的固定翼、航拍机和穿越机,每一步都让我兴奋不已。”学员陈润泽说。
“目前我们注册的青少年飞行员有100余名。”山东鹰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少年培训基地负责人于杰说,他们通过全年不少于100课时的专项训练,已有80余名小飞行员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白名单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包括17个一等奖、26个二等奖和35个三等奖。此外,培训基地还开展了无人机研学项目,至今已接待研学活动200余场,研学人数超过两万人。
培训课程如此火爆的背后,得益于孩子自身兴趣、家长长远规划以及当前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做好青少年培训的同时,该公司还开设了无人机考培中心,每年培训无人机驾驶执照人员超过2000名。
山东鹰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还与省内外20余所高、中职院校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共建项目,共同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无人机驾驶员和装调检修员。截至目前,已授课超过5000课时,培养无人机驾驶人员3000余名,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紧盯发展前沿
拓展业务范围
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和深化人才引育,山东鹰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断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公司无人机研发生产中心持续自主研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考试培训、运输、展演等多个领域。
“我们的中型多旋翼YSJ-1854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45公斤,广泛应用于中型无人机驾驶执照考试和大载重运输方案实施。”山东鹰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宽介绍,目前,企业每小时能生产30套无人机操作平台,日生产量达300台左右,并与省内外一百余家公司、培训机构签订了供货协议。
从人才培养、研学拓展、合作共建到生产研发,山东鹰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始终紧盯低空经济发展前沿,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将无人机相关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助力产业升级。目前,该公司的无人机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农林植保、服务业等多个场景。
“我们与地方合作,布置无人机自动化机库,用于智慧城市化巡查工作,大大提高了城市巡查效率和反应时效性。”王宽说,同时,企业还协助开展无人机任务安全保障、应急救援、高空巡查、空气质量检测、农业“一喷三防”以及无人机编队表演等社会实践活动,使无人机的各类应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在运营场地建设、无人机相关项目合作以及高端人才培养和吸纳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王宽表示,随着企业的不断深耕,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优秀服务单位、济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并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3个、实用新型专利7个、发明专利1个。
下一步,企业将紧跟低空经济发展浪潮,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研发生产制造各类型、各场景的无人机应用设备及配套软件和服务,不断拓展无人机相关应用合作,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