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向DeepSeek提问,却没得到想要的答案?那可能是你的提示词没用对。2月10日,记者从南京审计大学获悉,该校计算机学院大模型团队主导编制的《面向审计行业DeepSeek大模型操作指南(v1.0)》(以下简称《指南》)于近日正式发布。《指南》主要聚焦审计场景,以“工具书+实践手册”双属性填补行业空白,为审计从业者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操作地图”。
《指南》到底有何“干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书涵盖DeepSeek大模型概况、审计适配版本、核心功能矩阵、部署路径、人机协作模式及典型案例库。针对审计领域痛点,重点解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支持自定义分析模型、风险识别与评估、审计证据收集与管理、可视化与报告生成等六大核心能力,不仅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还有图片示例,手把手教审计从业者正确使用DeepSeek。
如何让DeepSeek在人机协作模式下,成为审计人员的助手?《指南》进行了详细介绍,建议用户在向DeepSeek提问时,需注意明确需求、提供背景、指定格式、控制长度和及时纠正等提示词。以“明确需求”为例,提问时不能直接说“帮我写份审计底稿”,而应这样表述:“我需要一份关于财政审计中‘挪用公款’的审计底稿,并附上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时间范围为2024—2025年。”以“控制长度”为例,错误的示例为“详细说明”,正确的示例为:“请用100字以内说明区块链审计技术的应用,确保完全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理解。”
“与大模型的交互需要专业的提问词和逻辑性交流,它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成为你的工作伙伴和助手。”该负责人表示,南京审计大学计算机学院大模型团队未来将持续更新《指南》内容,为中国审计同行提供更多技术参考。